
数据显示,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数量约3000万,30%以上的婴幼儿家庭有托儿需求。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的幼儿教师队伍。近年来,相关大学陆续开设了与幼儿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。当今的民生,最需要关注的是幼儿人才的培养。
首先,我们去一所开设“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”专业的大学,看看大学是如何培养“育儿专家”的?
从抱宝宝到哄宝宝入睡,培养“硬核”护理技能
在齐鲁师范大学儿童儿童与健康管理发展实验室,一堂“照顾宝宝”实践课上演,包括冲奶、喂奶、打嗝、洗澡、换尿布、哄宝宝睡觉……通过内置芯片的AI、VR设备模拟,沉浸学习如何科学呵护0-3岁的宝宝。
齐鲁师范学院婴幼儿发育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崔晓宇:比如他困了,一开始会咕噜咕噜,然后逐渐变得有力。如果他要换尿布,他就会早早咳嗽,咳完后还大声哭。
24小时领养培育AI模拟,培养“母亲级”责任感
除了课堂教学通过观察婴儿和儿童的动作、声音、表情等非语言信号来提供及时的护理反应外,学生还将把这些模拟婴儿带回宿舍供人领养。内置芯片可以记录学生的操作数据,如换尿布反应速度、打嗝强度等,从而生成真实的“护理能力报告”。
张庆瑞 婴幼儿教育专业教师齐鲁师范大学发展与健康管理:她要像母亲一样24小时陪伴在他身边,培养学生对孩子的责任感。比如这位同学在照顾过程中,宝宝一共哭了30分钟。他犯了四个错误,哦不,一是喂奶,一是没换尿布,一是没打嗝,还包括宝宝睡觉。当她把孩子带回来后,我们会阅读报告并进行交谈,并指导她提高护理技能。
学急救、懂护理、会按摩、会托儿作为“健康必修课”
学生还需要掌握婴幼儿生理学、发育心理学、保健、喂养营养、急救护理等方面的知识。在《婴儿伤害预防与急救》这门课程中,学生仅需要掌握急救的七个基本步骤。
齐鲁师范学院婴幼儿发育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师姚宇娜:fo比如,我们可以参与一些急救措施,如心肺复苏、海姆利希急救法、刮伤、跌倒、流鼻血、烧伤等,从预防传染病到处理类传染病,都需要他们参与。然后是小儿按摩领域,为他们提供了医疗保障的知识框架。
据了解,齐鲁师范学院主攻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,是四年制本科职业教育专业,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。聚焦“从工作那一刻开始”,精准培养市场急需的高素质育儿人才。 齐鲁师范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负责人 蔡赟:我们每学期有两周的实习时间;第七和第八学期通常会组织实习。例如,在工业企业es,也许在幼儿园,我们也会去工厂帮忙教学。它为什么要这样做?如何从孩子的需求出发?我们还带他们去一些提供上门指导的公司参加他们的在职培训。
教育青少年,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
目前,全国有6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育儿相关学位。 2021年,婴儿发育与健康管理专业纳入本科高职专业医疗卫生类。今年,基础婴儿发育与健康管理也被纳入普通本科专业,纳入教育类别招生。山东女子大学、陕西幼儿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该专业的院校。
普通本科生迎来首届“护理”专业新生
今年秋季学期,山东沃姆恩氏学院迎来首批“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”专业新生。他们走进了真实的托儿所,体验了婴儿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,让一年级新生凌宇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山东女子学院婴幼儿发育与健康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 卜凌宇:今天来到这里后,我深刻地了解到,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组合和name.morning,而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。例如,了解儿童心理也需要医学知识。教室里有教具,会根据孩子的身高定制。
作为全国首批开设“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”普通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,山东女子学院的定位是将该专业培养为“高层次人才”。学生需要掌握“健康护理+科学分析+管理研究”三大核心能力。
山东女子大学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教研室主任 季艳红: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。必须具备对儿童的营养膳食、疾病预防、急救安全、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和护理的能力。学生将来可能具备研究技能。比如我们学生可以对行业需求做一些研究,比如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托儿机构,为上级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。
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,全国持证保育员仅有50万人,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不到10%,且大多是非专业出身。尤其是缺乏综合型人才既专业又善于管理。随着更多高校的参与,这一局面被改写。从专科到高职本科再到普通本科,“青训”构建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(央视记者 高晨元)